第74章_附体记
哥们小说网 > 附体记 > 第74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4章

  痛定思余,贾似道还小,责任自然怪到了胡氏头上,这回谁拦也没用,草草将胡氏遣嫁给一个石匠,远远地打发了。至此,老太君一见贾似道就会想起痛心的事,久而久之,隔阂更深,而贾似道也对老太君赶走生母耿耿于怀,索性自暴自弃。贾似道与老太君两人互相怨恨,几乎不再有祖孙之情了。

  贾妃说到这里,叹道:“往事已过,谁是谁非,都不必再论了,再怎么说,我们终究是血缘联结的一家人。我母亲临终前交代我好生照顾似道,表示她早已原谅你父亲了。事隔多年,老太君还能有什么怨恨的呢,听说她老人家常派人训斥那边府上,这不正是说两边还是一家子么?不过,老太君固执,不愿明言罢了。筠儿,你听了这些往事,应该更能体谅老太君的心境,若是见面时有什么难听的话,也要顺着听从才是。唉,老太君这辈子十分不易,如今衰残之年,只有你们小辈抛开往昔一切宿怨,重归一家,她才能真正快乐呢!”

  我垂头道:“老太君既令人生敬,又复……可怜。姑姑请放心,我会加倍小心侍侯她老人家,让她开开心心!”

  贾妃嗔道:“你还没听懂我的话?什么叫‘加倍小心侍侯’?你该真正像个重孙,心中不要存有任何隔阂才对!”

  我望着她嗔容,经过方才一番长长的透不过气来的追述贾族往事,仿佛我与她两人是“劫余”的亲人,愈觉贴近,我被她浑身散发着甜柔无间的亲情所感,一时难以自己,很想就此依偎入她怀中。这臆想中的画面,只轻轻一闪,便变为淫亵相缠的情景,登时心下大跳,气浮难定。

  贾妃毫无所觉,离座而下,扶着我的肩头,柔声道:“筠儿,走,咱们上北院,见老太君去,记住我方才的话哦!”

  我哑声应:“是!”

  我放缓脚步以迎合她的扶行,众宫女远远在后跟随。

  临安的十月,午后阳光洵和,晒在身上,仿佛有余烬暖人,令人留恋不舍。我与贾妃缓步而行,一路上遇到的府中人都停下忙乱的步伐,弓身垂臂目送我们行过。贾妃对众人似瞧非瞧,浑然自若,映着阳光的脸庞,正如这初秋的天气,成熟中略带萧瑟,微凉中尤有暖意。我不知不觉沉入静默,品汲着她醉人的风韵,也许只有这一刻了,不再有明日,这般温存的时光,随着我踏步而行,纷纷碎裂。

  一片落叶以百转千回的身姿,在空中逗留起舞,终于委身落地,被轻风托动,贴地滑行,引领着我们的步伐,我们都避开了叶身,甩它于身后。

  “筠儿,你在想什么?”

  “……姑姑,我在想你呢。”

  “想我什么?”

  “这个园子,你以前常来吧?”

  “是呀,那时候……我真年轻!”

  “姑姑现在也不老,简直是更美,我真想不出,姑姑那时候又是什么模样?”

  “那时,我喜欢穿白衣,来这水榭读书,倦了,闭上眼睛让风轻吹,太阳似乎总没有落山的时候。”

  “唔……一代才女在此,便是太阳公公也贪看啦!”

  “呔!筠儿,你也学会油腔滑调了,这可不好!──唉,那时总不到太阳落山,就有人催我回屋吃饭。”

  “美人嘛,总是胃口小,才情多,我猜你宁愿餐风饮露。”

  “筠儿,你这是在调戏姑姑么?”

  “不敢,小生太晚,来不及调戏当年!”

  “那你现在是……好呀,看我不打你!”

  “啊,姑姑,你的手真凉!”

  “筠儿,这就是内功真气么,啊,真暖和,也很舒服,胜过那些丫头捶肩按背许多……”

  我停下脚步,运气助她驱寒,她唇角微笑,两只柔荑轻柔回握,目中意示嘉许之色,毫无避忌的意思。在她是亲情无间,光明正大,我却心内蠢蠢,雄兔扑腾。

  “筠儿,你知道么?你幼时体弱多病,为便于太医调理,两岁被我接到了宫里,一直是由我带着的。直到周汉公主出生,才由你娘接出宫去。那时你两只手总是冰凉冰凉的,整天要人暖手,伸到人怀里,叫人起一身疙瘩!”

  我不由偷瞄了贾妃胸前一眼,双峰被束胸收得甚紧,只现两砣鼓圆。

  贾妃嗔啐道:“你瞎看什么?我最怕凉,一直是由宫中丫鬟们替你暖的手!”

  我狼狈低头,忙乱以他语:“这么说,我该把‘娘娘’去掉一字,喊你一声‘娘’啦。”

  “你可没那么乖!整天‘姮娘’、‘姮娘’的叫我名字,把皇上逗得直乐,说这小子听朕叫过几回,倒记牢了!”

  我以前只听过她名叫元华,那么“姮娘”该是她的乳名了,呐呐道:“皇上这么叫你么?”

  “皇上一向管我叫姮妃……”

  贾妃说了半句,蓦地顿住,面色一红,嗔道:“你尽问这些干什么?”

  手中一失,她已抽出手,转身行去,脸侧那儿,却连耳根都有些红了。

  原来……我脑中闪过龙凤戏榻的情景,不由旖念大兴,尘根冲裤而起。

  只听池中“哗”的一声,一尾鱼儿高高跃出水面,闪过一道白白的鱼肚,没入水中不见。

  “这鱼好肥!”

  我跟了上去,贴着石栏,借势掩去暴露的形迹,勾头凝视水面,突然想起青阳山小镜湖的一种小鱼,最是鲜嫩味美,不禁怔思无语。

  “过会儿,天该凉下去了,这鱼趁着日照水温,出来取暖了!”

  贾妃神色已回复如常,倚栏望水,口中忽唤道:“射月!宫里的五色鱼由谁在照看?这天气该把水缸挪到外面,晒一晒才是!”

  射月忙急走几步:“娘娘放心,摘花最细心了,她定能想到!”

  贾妃道:“那丫头最近迷上了吴仙姑道法,跟人学什么打坐静思,老是神情恍惚的,我看不大靠得住。”

  射月道:“娘娘太宠她了,我们都不大敢管她,这回她托病赖在宫里,守着哪也不去,还不该加倍仔细些?”

  贾妃啐道:“我宠你们宠坏了?倒怨起我来了,你这婢子,早上事我还没罚你呢,这会敢来说嘴!”

  射月笑道:“娘娘最疼我,索性疼到底罢!饶了奴婢这一回,我这就去让人传话。”

  说着,转身离去,其他几名宫女一阵低笑。

  我念及师姐,心下一酸,旖念早抛脑后,道:“姑姑,我许久没进宫了,何时能再去看看就好了!”

  我估量贾大公子重病,至少也有半年多没去过皇宫,也可算是“许久”了。

  贾妃道:“这也容易,你伴太子读过书,太子如今还记得你呢,周汉公主也想你,改日我传你入宫,只是早去早归,不便留宿哦。”

  我点头道:“孩儿明白!”

  贾妃看了看我的脸色,微微讶道:“筠儿,你身子不大舒服么,这会起风了,咱们不再耽搁了,走罢!”

  步出水苑,穿过两道回廊,贾妃抬头道:“哟,到了,筠儿,你该知道怎么做?”

  出乎我的意料,老太君竟能坐起倚榻,也未像贾妃担忧的心怀成见,从神情中见她无喜无怒,说话断断续续的,语气平淡,但我猜她多半还是欢喜,只是未全然表露。

  贾妃则很热心,尽说些“我”过往的趣事,逗老太太高兴。

  老太君最后让人捧来一道翡翠的玉牌,镂空雕刻,上书“光复河山”四个篆字,辞色陡然见厉:“贾氏……遗训,你接稳了!”

  贾妃面有异色,迟疑片刻,以目示意我接牌,道:“筠儿,不可辜负先辈的遗教!”

  我郑重接过,心中纳闷:“这是什么?见面礼么?还是传位的信物?”

  又坐了片刻,贾妃道:“老太君累了,歇会罢,晚间是筠儿的大喜事,我再让新人来磕头!”

  老太君这才稍见欢容:“让三郎加把劲,再提一提我这把老骨头,我到堂中受过礼,也就无憾了!”

  贾妃笑道:“不用!老太君没照镜子,您现下可精神着哩,一会儿孙女扶您出去。”

  老太君笑着点头道:“那敢情好!”

  出了老太君屋外,贾妃容光焕发,春风满面,扶了一下我肩膀:“筠儿,老太君终于放下心结了,我真高兴!”

  我也替她欢喜:“姑姑,你走路都轻快了好些呢!”

  贾妃仰天吸了口气:“是呀,了却了一桩心事,你不知道,老太君有多固执!谢谢你了,筠儿!”

  我讶道:“我可什么也没做呀?连话都没说两句。”

  贾妃道:“你神气淡定,不起慌毛躁,老太君最喜欢你这样的乖孩子啦!”

  我暗下汗颜,嚅嗫道:“是吗?”

  其实,我那时在想着师姐,不知她现在是否还在宫中?

  “也许……也许是因你不太像你爹爹吧?似道坐下来,也很能装出样子,但你不同,你是骨子里透出的沉静之气,这些瞒不了老太君的……”

  贾妃沉吟道。

  我有沉静之气?师尊若在,听了这话,恐怕要笑掉大牙了!师尊每当施训,总是说我“太浮躁”非修道者气性,“丹儿,气静方能察远,性浮易惹心魔,你记住了!”

  “畜生!你若坠入红尘,不须半年,我辛苦帮你培育的灵基,就会被你败光!”

  没想到,在“红尘”中却有人替我平反,说我有“沉静之气”纵然我面皮坚厚,脸色也不由通红起来。

  贾妃撩眸讶道:“咦?筠儿,你脸红什么?经不起夸了?”

  我摸了摸玉牌:“老太君给我这块玉牌,上面写着‘光复河山’,莫非是要我……”

  “这块玉牌,是你爷爷当年率军征北时的令牌,上面为何会有‘光复河山’四个字,倒不是咱们贾家狂妄,而是另有缘故,往后亢总管自会跟你细说,但我要劝你一句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gem1hd.com。哥们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gem1hd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